這家始建于1972年、1977年建成投產的水泥廠,最早叫山東水泥試驗廠,隨后多年虧損,到1989年底,山東水泥廠已經累計虧損4000多萬元,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全國重點水泥企業中倒數第一。
當年廠里曾經流傳一句話:“試驗場試驗廠,不出水泥出廠長”,可見當時的廠長更換有多頻繁。短短10年時間,這家水泥廠換了11任廠長,一方面說明企業之差,幾任廠長都沒能扭轉困局;另一說明這個“亂窩子”是一個多么燙手的燙手山芋,沒人愿意接手。
張才奎是河北省清河縣人,出生于1951年,畢業于后來并入濟南大學的山東建材學院。
在那樣的情況下當廠長,對誰來說,顯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好在,他屬于強人。怎么強?當地流傳有很多說法,比如員工不服,他會把辦公室門一關,吩咐任何人不能進來,與員工單挑。
在他的治下,山東水泥廠出現了奇跡,很快實現扭虧為盈。下圖是當時幾年的數據。
隨后,山東水泥廠一路高歌猛進,兼并、自建水泥廠。到2004年,山水旗下的水泥企業達到了17家,產能1500萬噸,成為全國第二大水泥集團。當年,企業完成了改制。
2008年,山水水泥在香港上市。
在2009年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張才奎以29.4億元的財富,排整個榜單第270位,成為濟南首富。
不僅他個人,改制時很多員工持有股份,按市值算,山水出現了一大批百萬富翁、千萬富豪,甚至億萬富豪。
當時,無論對于山水水泥還是張才奎,似乎就要成就了一段佳話。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2010年底2011年初,山水水泥出現了后來著名的爭端,起因是回購員工的股份。
事情、過程相對復雜,一句半句難以說清楚,絕對堪稱企業爭斗的一部情節跌宕起伏、包袱不斷的精彩宮斗連續劇。
簡單說一下就是,被要求回購股份后,當年的老部下與張才奎公開翻臉;老部下聯合河南一家民營企業,將張才奎父子驅逐出企業;老部下又與自己聯手的“外力”鬧翻,被疑“引狼入室”。多方出現了多次武力事件,互相宣布對方違法,公開打口水仗,多次訴諸法律,爭搶公章,等等。爭端一直持續多年,牽扯方面方面,至今仍沒有完全塵埃落定。
本來好端端的企業,一度虧損,命懸一線,后來,在董事會先任命為總經理又宣布違法的山水舊部帶領下,堅持生產經營。
張才奎在舊部引入“外力”、又與“外力”鬧翻后,曾率人回到公司,企圖收復山河,但沒有成功。
從目前的信息看,張才奎后來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開展水泥產業的重組并購或租賃、托管,以及水泥技術研發推廣、水泥技術服務、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即將70年歲的張才奎似乎心有不甘,仍在謀劃東山再起。
坊間有關他說法很多,既有他原來在山水水泥的做法,也有后來引發的股權之爭,都存在很大的爭議。
張才奎可能是最有爭議話題的濟南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