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2017年要繼續去產能,制定了鋼鐵5000萬噸、煤炭1.5億噸的目標。我們自己也制定了水泥等方面產能的削減目標,今年預計能夠完成任務。”王福強說,“我們更大的動作是對優勢產能進行整合,比如‘華北兩大槍’,金隅水泥和冀東水泥,今年完成合并,優勢產能的作用將會顯現出來,對建材市場有極大正面帶動作用。一方面加大去產能的力度,一方面對優勢產能進行整合,推動行業平穩向好發展。”
在玻璃行業去產能方面,河北相關部門也在積極行動。“玻璃方面去產能方面,我們主要是引導企業向高端發展。傳統的平板玻璃,實際上除去國家去產能的要求外,企業自身在市場需求的引導下,也逐漸向高端發展。今年河北的玻璃行業也能按國務院要求,完成去產能的任務。”王福強說。
“有些地區,水泥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但違規新建卻屢禁不止,嚴重阻礙了去產能的步伐。河北在禁止違規新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王福強十分堅定地對記者說,“河北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河北各地方政府的每一個官員,都會牢牢把握住‘禁止違規新建’這根弦。工信部門作為主管部門,也會嚴把審批這一關,不會再批復過剩產能違規新建項目。”
整合市場高端發展
在今年年初環保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將從6個方面強化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其中包括全面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加大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提高行業排放標準等,并強調,錯峰生產工作對污染防治是有效的,仍然有潛力,還需要再加大力度。
陳吉寧介紹說,從評估情況看,重污染期間這些錯峰生產城市的用電量下降的幅度不大,只有10%左右,而且有些企業不降反升,并沒有落實錯峰生產要求。下一步會進一步強化工業企業的錯峰生產,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分析。比如鋼鐵行業,哪些企業要錯峰,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環保不達標的,或者達標有困難的,要按照環保績效提出錯峰要求。
可以說,剛剛實施3年的水泥錯峰生產,其影響力和作用力,正在以縱橫并驅之勢,快速蔓延。不僅從北方采暖地區延伸至整個水泥行業,其力度與影響更是由水泥行業延伸至其他產能過剩的傳統工業行業,不斷向縱深發展,成為多領域、多地域傳統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緩解環境壓力的重要舉措。
河北鋼鐵等其他產能過剩行業如何執行“去產能”,在化解產能過剩的過程中又是否借鑒了水泥錯峰生產的相關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