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王福強則表示鋼鐵企業與水泥企業生產流程不同,一旦運作起來一般就是全年滿,水泥錯峰的經驗還尚未能運用于鋼鐵等行業去產能的過程中。“對于鋼鐵行業去產能,我們的推進工作主要是圍繞著向高端化發展和市場整合等方面進行。實際上,今年河北的鋼鐵企業已經得到了國家去產能的實惠,有了轉機,企業信心倍增,我們也相信會越來越好。”
建材衍生品唱重頭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通過簡政減稅、放寬準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
建材行業要想持續平穩健康地發展,也必須抓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在推進去產能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尋求轉型升級,創造新的市場需求。
“圍繞供給側改革,建材行業其實已經做了許多工作。在河北,有很多建材的衍生品,現在遍地開花。比如,河北在大力發展燕山、太行山尾礦綜合利用,我們已經運用尾礦廢棄物替代砂石骨料,北京市場現在已經大批使用這種衍生品。”王福強表示,“建材衍生品作為河北建材行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頭戲,很多城市都在大力發展。省委書記也親自抓這項工作,相信今年會有一個很大的增長。”
據悉,在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的指導下,京津冀尾礦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于去年年末成立。該聯盟由資源綜合利用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行業協會等單位組成,是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重要舉措。聯盟以尾礦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為主要目標,聚焦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及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尾礦綜合利用技術裝備的研究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帶動產業重大應用示范,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推動京津冀地區尾礦綜合利用產業實現大宗化、高值化的可持續發展。
“尾礦綜合利用,不僅有助于實現工業固廢資源化,更有助于推進建材行業的轉型發展。產業聯盟的成立是一件好事,值得媒體多多采訪報道。”王福強在采訪最后表示。
河北建材行業去產能及轉型發展,對于緩解京津冀地區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我們打好“藍天保衛戰”,盡快實現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