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6月28日,中國聯合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我和中國聯合水泥一起,從此踏上了漫漫征程。
20年時光荏苒,中國聯合水泥從一家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全資及控股企業近100家,分布于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內蒙古、四川、北京等省市自治區,水泥年產能1.2億噸,商品混凝土年產能2億立方米,骨料年產能近1億噸,總資產超過800億元的國家重點扶持的大型水泥集團。
20年春華秋實,誰也無法想象,中國聯合水泥的產能從年產130萬噸,發展到今天的1.2億噸,與世界水泥巨頭產能過億用了160年相比,不能不說是書寫了中國水泥事業的一個傳奇。
作為中國聯合水泥輝煌歷程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我對每個重要歷史節點都歷歷在目,我深切感受到中國聯合水泥取得今天的成就殊為不易,也為能親身參與這偉大壯麗的事業深感驕傲和自豪。
中國聯合水泥走到今天,恰如一株幼苗長成參天大樹,除卻不畏風霜雪雨、志在高遠的內生動力,更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生機蓬勃的沃土,離不開中國建材一以貫之的滋養呵護,每一位中聯水泥人都應心存感激。
我們要感謝中國建材。
自中國聯合水泥成立,中國建材從政策上、資金上、戰略上、人力上、運營管理上,給予了最堅定最有力的支持與扶持。
特別是2006年,中國建材高屋建瓴,通過重組徐州海創萬噸線成立徐州中聯,開啟了大規模聯合重組的壯闊進程,使中國聯合水泥產能規模迅速擴張,一躍成為水泥產能過億的大型水泥集團,實現了中國建材做大水泥業務的戰略構想。
2006年7月,重組徐州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徐州中聯)
同時,按照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中國建材「水泥+」發展戰略要求,中國聯合水泥緊緊抓住水泥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機遇,創新提出「做強水泥,做優商混,做大骨料,做好綜合利用」的發展思路,在做強水泥的同時,整合優化商混業務,拓展骨料業務,推進協同處置危廢、城市垃圾和污泥項目建設,實現了產業鏈延伸和轉型升級,開辟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無論何時何地,中國建材都是我們闊步前進的堅強后盾和不竭動力,都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她的溫暖。
我們要感謝中國聯合水泥歷屆董事會、監事會和領導班子團隊。
正是一屆屆董事會、監事會、領導班子團隊積淀形成的「團結穩健、求實創新」的管理理念、「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的運籌決策和「勵精圖治、艱苦奮斗」的嚴謹作風,保障了中國聯合水泥戰略發展的一致性、戰術執行的連續性、經營發展的遞進性和經濟效益的螺旋上升。
特別是宋總擔任中國聯合水泥董事長期間,高瞻遠矚,為中國聯合水泥制定了長遠發展戰略,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成為中國聯合水泥實現自我超越、快速健康發展的源源動力。
我們要感謝給予我們巨大支持和幫助的社會各界力量。
感謝原國家建材局、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指導,感謝國家有關部委和所屬企業駐地各級政府給予我們一以貫之的支持與幫助,感謝合作方和客戶給予我們不離不棄、風雨同舟的真情與溫暖。他們是我們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離開他們,我們無法存在,更不能成長。
我們要感謝中國聯合水泥全體干部職工。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聯合水泥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業績,都離不開兩萬多中聯水泥人拼搏、奮斗、犧牲和奉獻,他(她)們是中國聯合水泥輝煌業績的創造者,他(她)們是中國聯合水泥的英雄。
中國聯合水泥走到今天,沒有什么成功的捷徑,更沒有什么成功的秘笈,20年來,唯有堅持和奮斗。
20年來,我們始終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們的獨特優勢。
中國聯合水泥始終堅持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和黨中央、國資委關于加強黨建和改革發展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率先垂范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