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了工業服務的空白
中建材智慧工業的服務平臺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尤其“中東”、“北非”等核心區域市場,提供平臺化、標準化、系統化的工業服務。目前在沙特、埃塞俄比亞、約旦、卡塔爾、阿曼分別設有分公司、事業部、項目部、維修基地及海外倉,實現了服務屬地化,服務超過60個國家、100條生產線,業務遍及全球。
中國建材集團科技管理部總經理郅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作為建材行業的央企來說,‘走出去’一方面看重市場,另一方面肩負著履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責任。時至今日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工業并不是空白,即便是非洲的較落后國家也早就被一些發達國家開發過了,因為地域的優勢,周圍鄰國比中國進入市場更早。比如埃塞俄比亞已有15家水泥企業,我們進入后,雖然有后發優勢,但希望找出一條屬于中國建材集團的新路徑,與當地企業打差異化,而不是與當地打價格戰。”
為此,中建材為兩國的合作方式,做出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郅曉認為:“建設工程的目的是產出質量過關的產品,不僅要使用好設備,使用好當地的原料,還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真正做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傳統的工程總承包模式,雖然建設速度很快,但往往廠子建成后,當地的管理者們不懂如何運營,工人們不會操作,沒有一個成熟的工業環境,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再高級的工廠并不能發揮作用。”
“這就需要優秀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恰恰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利用技術服務優勢打開國際市場的突破口,中建材智慧工業是以生產服務為主,生產線建成后,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內容,如何把當地人員調配到最優,如何把原料利用得最好,如何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如何在運行過程中做到更安全、更綠色,都需要我們的生產技術服務,這正是我們和當地市場形成差異化的地方。”郅曉說到。
其實早在十年前,中國建材集團就建立了第一條總包生產線。中建材智慧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情況:“當時埃塞水泥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說是比較低的,有的工廠雖然有五六百名員工,但運轉率只有40%,產品質量絕大部分不達標,而且價格非常高昂。”
對此,中建材智慧工業來到埃塞俄比亞,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進入埃塞以來,我們建設和服務了多條生產線,獲得了業主的認可。我們的專家團隊指導當地水泥技術人員操作如何調試到最優、怎么去供應零配件、怎么去做維修……幫助企業提高了產量。雖然只有十幾個人的團隊,但是經過服務后,生產線運轉率大幅度提升,熟料成本每噸降低1.14美元。有的項目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窯運轉率提升到了87.5%,創兩年來最優水平。我們托管企業生產的產品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經常是卡車排成隊等上幾天幾夜才能買到。”智慧工業的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