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僅僅是日常查看項目運行的狀況,完全不用出國,通過這個遠程專家系統我們可以看到各個項目現場生產運行的數據,找出管理水平最優的企業,也診斷各個項目運行的問題。目前還是人工結合數據的方式,下一步數據量越來越大,等足夠完善的時候,希望用自動化的方式替代人工。”
走出去+人才培養
擔負起國家戰略的央企責任
中建材智慧工業在埃塞經營項目的同時,不忘承擔起社會責任,為當地培訓大量員工。
中埃水泥行業高峰論壇的第二項成果就是中埃水泥培訓研習社第一期高級生產經理培訓班順利開班。第一期研習班為期5天,主要培訓當地水泥廠高級管理人才,45名副總級別以上的管理者報名參加,中國水泥行業的專家們將結合當地水泥企業,圍繞預防維修體系,精益生產、質量體系建設等內容開展課程。
據了解,中埃技術應用服務平臺和實驗室建在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亞貝巴的科技大學校園內。郅曉表示“當地科技部非常配合,對兩國在建材行業的合作也特別急切,指定了科技部下屬的科技大學作為我們的人才培訓基地,先期提供一棟五層辦公樓作為技術應用服務平臺和實驗室場地。我們希望借助中國建材集團的26家科研院所把先進的技術服務理念和標準集中輸出,為當地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的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也希望中國建材集團的優勢新材料技術成果能夠在埃塞轉移輸出,使CNBM成為大學校園里的科技成果加速器和孵化器,誕生一批高科技公司,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推動埃塞建材工業整體發展。”
“我對埃塞未來的建材工業發展非常有信心,在那里我看到通暢的道路兩旁,一邊是大片正在建設的新型住宅樓,一邊是正在興建的產業園區,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郅曉表示:“不僅對水泥、商品混凝土的市場充滿希望,墻體材料、復合材料、集成房屋都有很大的市場潛力,遍地都是發展的創新機遇。”
埃塞俄比亞是非盟的總部,對非洲有巨大的影響。“我們希望人才培養模式能從根本上提升當地的材料工業水平,中國有很多先進的技術,比如水泥清潔生產技術、特種水泥的新技術、綠色節能的技術、智慧工廠的技術……這些技術如何結合當地的原料燃料和操作的習慣,實現最優的開發應用,對此中建材愿意與埃方一起努力,把企業間的合作上升到國家層面,希望和當地政府部門對接,把我們先進的技術真誠的輸出過去,幫助振興埃塞水泥行業,提升當地材料工業水平。”郅曉表示。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中國建材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擁有26家國家級科研設計院所,3.8萬名科技研發人員,33個國家行業質檢中心,8000多項專利,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8個標委會,在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應用上中建材有很大的優勢。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非常關注民生、需要大量的惠民設施建設和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以及綠色節能的房屋來滿足當地的民生需要,對于中建材來講有很大的市場機會,為中國材料工業的技術轉移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我們希望在5月的‘一帶一路’國際峰會上能與更多國家的科技部門達成新模式的合作,不斷把國際產能的技術創新合作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堅信我們會不斷的完善這個模式,堅信在‘一帶一路’不斷深化的合作中,一定有中國建材集團的眾多科技成果和先進服務技術的身影。”郅曉感慨地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