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管理特點
瓜達爾項目作為兩國政府的共同項目,涉及到中巴兩國政府之間、政府部門與承建單位之間復雜的關系,項目統籌協調跨度大,組織管理難度大。在海外開展項目建設,需要克服很多國內所難以想象的困難。
項目位于巴基斯坦西南大片荒漠地帶的海邊,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屬該國貧困地區,交通運輸不暢;瓜達爾原是2萬多人的偏遠小鎮,項目建設給該地區帶來了很大變化,大量人員的涌入使人口翻番,勞動力價格飛漲;當地完全沒有工業基礎,外部配套設施很不健全。許多當時在國內剛剛開始采用的新工藝、新技術,也在這一項目中率先使用。
就在瓜達爾項目建設進入沖刺階段之際,2004年接連發生了兩次針對中國交建項目人員的恐怖爆炸襲擊事件,中方3名工程技術人員罹難,9人受傷,恐怖事件震驚了世界。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項目部從事件上報、組織協調、通訊聯絡、醫療救護、傷員轉運、事件善后等方面做出了恰當的處理,受傷者得到了及時救助,死難者遺體得到了妥善保存,現場全體參建人員思想穩定。中國建設者面臨恐怖襲擊所表現出的臨危不懼、無私奉獻精神得到了中巴兩國領導人和政府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項目提前7個月完工。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總統說:“表現了中國港灣的專業水平和員工的高素質,從你們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勇敢和你們國家的強大,表示崇高敬意和欽佩!”正是這兩次恐怖襲擊事件,不僅引起了我國外交部門的高度重視,提出了相應對策,而且促使我國對外工程承包企業開始著手建立和完善海外工程施工安全防恐體系。瓜達爾項目對外不僅樹立了優質的企業品牌,而且樹立了優秀的國家品牌,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
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在中國交建承建瓜達爾港之前,巴基斯坦這個沿海的區域叫做瓜達爾區,只有兩萬多人,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漁業捕撈和簡單的生產木頭船、帆船的造船業,這就算是瓜達爾僅有的工業。當地沒有學校,老百姓識字率極低,因為中國交建去了以后,瓜達爾才有了第一所綜合小學。
瓜達爾港口建成后,尤其是中國企業參與港口運營后,不僅帶動了巴基斯坦,尤其是貧窮落后的俾路茲斯坦省的經濟發展,而且成為了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內陸國家最近的出海口,正在逐步成為這一地區物流與港口運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