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期166天的2016年北方15省、市、自治區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活動正式落下帷幕。從2016年11月1日起,至2017年4月15日止,各省市自治區根據季節和供暖時間的前后,分別陸續開展了水泥窯錯峰生產活動。與2014年和2015年相比,2016年的水泥錯峰生產活動執行政策的力度大,停窯企業多,環境和經濟效益更為明顯。
政策推動水泥錯峰落地
“本年度水泥錯峰生產活動是在國家工信部、國家環保部領導下,各省市自治區經(工)信委和環保廳大力支持,行業協會組織實施,大企業帶頭執行政策的背景下展開的。圍繞貫徹國辦發34號文件精神,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區根據季節和供暖時間的前后,分別陸續開展了水泥窯錯峰生產活動。”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告訴記者,錯峰生產是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國家產業政策落實實施并步入常態化。
據記者了解,2016年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34號),明確要求將“推進錯峰生產”作為壓減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加以實施;2016年10月25日,國家工信部、國家環保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下稱《通知》),就落實國辦發34號文件精神,做好2016至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提出具體要求,為今后五年錯峰生產工作常態化奠定了基礎。
“為貫徹執行兩部委《通知》精神,整個北方以及南方部分地區的省經信委與環保廳相繼下發文件,在提出加強監管力度的同時,要求各省企業積極貫徹落實《通知》精神,把錯峰生產執行工作做到實處。”孔祥忠表示,中國水泥協會當即于2016年7月6日在新疆召開了全國水泥行業實現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交流大會。“按照《通知》要求,中國水泥協會又于2016年10月13日和11月2日分別在山東濟南和陜西西安組織召開泛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陜甘寧青+4省錯峰生產工作會議,動員各大企業帶頭珍惜錯峰成果、維護行業自律,做好區域協作,實現共贏發展,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做好冬季錯峰生產。”
錯峰效果多方面達標
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冬季北方15省、市、自治區共有475家水泥企業參與錯峰生產,占企業總數的92.4%;有701條熟料生產線按各省計劃實施停窯,占熟料生產線總數的92.6%;北方15省、市、自治區共減少熟料產量23792.7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