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獲悉,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電廠、玖龍紙業(重慶)有限公司、浙江嘉興的景興紙業有限公司、威立雅長揚熱能(重慶)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已通過環保部門審核,成為全國首批獲得排污許可證的企業。
“除此之外,有數十家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已經進入環保部門核發機關的審核程序中。”環境保護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內容之一的排污許可證制度正式落實到日常管理層面。
2016年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明確要求率先在火電、造紙企業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2017年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完成“大氣十條”“水十條”確定的重點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環境保護部也在2016年底下發通知,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火電行業和造紙行業率先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
距離關鍵時間節點剩下3個月,新的排污許可制度落實進展如何?與之前相比有哪些變化?制度的落地會給環保部門、企業、公眾帶來哪些影響?中國環境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相關地方環保部門和企業。
建制度 定行業 抓培訓 鋪試點
環境保護部近日調度了各地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推行排污許可制的情況。各地環保部門和企業紛紛表達了推進落實排污許可制的決心,一些地區還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排污許可證制度。
據了解:
◆浙江省積極推進排污許可證“一證式”改革,將紹興、臺州、舟山、海寧、長興、椒江、桐廬、義烏、天臺、浦江3市7縣作為試點,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理順環保內部管理職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已進入全面評估試點成效階段。浙江省環保廳指導嘉興市對全市28家造紙企業開展排污許可證填報培訓及現場申報工作,并委托第三方現場審核造紙企業填報情況。
◆重慶市按照國家統籌安排,起草了本市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將國家要求納入《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將火電、造紙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列入2017年全市環保工作重點任務并納入對區縣的年度考核,將火電、造紙企業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列為今年監管執法重點。執行過程中,重慶市清理出應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火電、造紙企業90余家,系統培訓了有關區縣環保局和企業人員,研究確定首批企業技術審核程序和審核內容,制定了《重慶市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載明環境管理事項要求》,進一步明確企業排放要求,補充和完善企業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和執行報告的要求。目前,重慶市第一批9家火電企業和6家造紙企業均已經完成企業申報和信息公開,進入到審核程序。